机器人工程

专业简介

机器人工程主要研究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装调与改造等,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主要学习机械工程、控制科学及自动化等内容,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机器模拟、应用等提供技术支持。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宽厚的基础知识,具备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和机器人教育等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器人模拟、编程、调试、销售、应用、系统维护、机器人教育等方面工作,培养“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等知识,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工程实践、创新意识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主要课程

电工学、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嵌入式开发、电气工程CAD、传感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机学、电气控制与PLC、智能机器人、Python人工智能开发、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控制等。

知识与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所在省份
不限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院校类型
不限
综合
理工
体育
农林
医药
师范
政法
民族
艺术
语言
财经
军事
其他
院校层次
不限
双一流
211
985
学历层次
不限
本科
高职(专科)
办学性质
不限
公办
民办
独立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筛选条件,共 188

院校 软科排名 操作

浙江大学

浙江省 211 985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吉林大学

吉林省 211 985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湖南大学

湖南省 211 985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东北大学

辽宁省 211 985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苏州大学

江苏省 211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 211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江南大学

江苏省 211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河海大学

江苏省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市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广州大学

广东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 师范 公办
查看

安徽大学

安徽省 211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211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 211 双一流 农林 公办
查看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
1 2 3
...
10 »
1
/
10

就业方向

机器人工程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就业面广,毕业生可在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企业、销售企业及应用企业从事研发、编程、调试和维护等工作;在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技术、电机设计与制造等领域从事设计、维护、销售与管理等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机器人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质量安全

就业占比

15%

电子/电器/仪器仪表

就业占比

15%

工程/机械/能源

就业占比

9%

采购

就业占比

8%

销售人员

就业占比

8%

半导体/芯片

就业占比

6%

建筑规划与设计

就业占比

6%

运维/技术支持

就业占比

5%

销售行政及商务

就业占比

4%

运营

就业占比

3%

其它

就业占比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