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猜你喜欢”是这样来的

2025-10-22 09:45:21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打开购物软件,还没有搜索,想买的东西赫然出现在首页;注册短视频账号,短短几日内推送的内容已全是自己感兴趣的;出行时,导航App会为你推荐最佳路线,还会实时更新最新路况;就连有疑问时,豆包、Deepseek、文心一言等工具也能秒速应答……这些情景背后都离不开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

如今,全社会数据信息体量大、覆盖面广且内容丰富,而从最初的海量基础数据到最终实现信息精准触达用户,这其中大数据行业人才的支持最为关键。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成璋教授和刘训飞老师,一同了解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一、专业解析

“大数据”相关概念介绍

顾名思义,大数据是数据的集合,以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精度准、价值高为主要特征,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新动力,还能提高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的重要引擎。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风华正茂

回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是一门极具活力的年轻学科,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申报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审批通过,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这五所院校成为国内首批开设该专业并招生的院校。此后,各大高校陆续增设这一专业,推动其逐步发展壮大。

“工管融合”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据李成璋教授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一门以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核心,同时融合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的新兴交叉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掌握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管理等知识,具备商业数据分析、信息管理、运营管理、商务智能决策等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能够独立在商业、金融、制造等领域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承担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大数据治理等工作。

该专业的课程涵盖数学、统计、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概率统计、商务统计学、程序设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机器学习、运营管理、回归分析、建模与优化、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统计等。

如何用更直观、更通俗的方式理解这一学科?李成璋教授这样举例:“当学生拿到某些商业数据后,需要对数据做三类分析——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决策性分析。

首先,描述性分析需要学生清理数据,并从数据中提炼出用户购买习惯、企业运营现状等关键信息;

其次是预测性分析,即基于数据对用户购买意愿、商品成交量等指标进行预测和判断;

最终通过分析结果辅助决策,如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商业规划。整个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

简单来说,这个学科的核心目标就是教你‘如何把一堆杂乱的数据变有用’——用计算机当‘工具’,先系统整理数据、再科学预测趋势、最后辅助决策。

在数字化时代,各行业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如金融市场的行情波动、医疗系统的患者就诊需求、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推荐逻辑优化等……这些场景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人才的专业处理。尽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数据类型是千差万别的,但处理数据所需的逻辑思维和硬核技能是始终不变的。”

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区别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名称相似,实则差异显著。从学科分类来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属于管理学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开设于2015年,属于工学中的计算机类。

这两个专业虽有共同之处,如均会学习编程、机器学习、回归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的课程,但培养方向差异显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更偏向工程性,专精技术领域,例如从底层设计算法或模型,核心目标是实现技术本身的研发与优化;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以“应用”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关键抓手,运用计算机技术这一“工具”来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最终服务于管理决策,更偏向应用端(如城市智慧管理、医疗系统优化、政府大数据平台、互联网平台建设等)。

二、专业与就业

尽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尚显年轻,但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可期。早在2020年4月,人社部在文件中提到: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肯定了大数据的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覆盖生态环境、农业水利、医疗、交通旅游、城市管理等多场景的大数据相关政策,各地政府也相继成立大数据管理机构及专门部门,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据统计,全球大数据人才缺口高达150万,中国的大数据人才同样面临较大的缺口,包括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数据架构师等多种岗位。2025年1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技术技能需求预计出现快速增长,其中,对数据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的需求增长尤为显著。这意味着未来大数据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哪些?待遇如何?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可以在政府单位、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互联网企业等单位或机构的相关部门从事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规划与构建、大数据资源的分析、挖掘与管理工作,具体岗位有数据分析师、商业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等;若是对编程、开发等技术方向的岗位感兴趣,也可以做开发工程师、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还可以选择产品经理(懂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地沟通需求)或是从事大数据相关政策研究,比如大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大数据安全等。

此外,该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选择深造的越来越多。如北京科技大学官网显示,该专业的深造率为75%;上海交通大学每年约70%的毕业生选择读研,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薪资待遇方面,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收入较为可观,具体收入水平与个人的学历、能力密切相关。

什么样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大数据行业需要的人才须具备扎实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且熟悉各类大数据工具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讲,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专业素养过硬,能熟练运用Python、SQL等工具;其次是实践能力方面,如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参与项目课题、发表论文、进入企业实习等,这些经历能够有效证明个人专业能力,成为求职时的重要加分项。

三、报考指南

目前,全国共有两百余所高校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根据院校定位和办学特色,不同学校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安泰经管学院的行业研究院、智能计算研究院和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的优质资源,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的管理学与大数据技术基础、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领导潜质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以“厚基础、宽知识、重思想、重创新、重实践”为培养理念,课程方面以管理学大类课程为基础,增设大数据分析技术、统计机器学习、商业人工智能、社交网络与文本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质量与数据治理、商业模式分析等核心课程,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管理交叉的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机器学习理论等多个方向。

北京科技大学的官网显示,该专业旨在研究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科学、大数据管理、分析技术与方法在经济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本科生需学习大数据分析平台的部署、管理、运维技术;画像分析、关系网络分析等大数据集成分析技术、流计算与智能算法,以及面向产业的大数据领域的智能应用知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立足“大数据技术”+“管理科学”两条主线,注重将IT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培养“重数据、会编程、懂管理、用智慧”四位一体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基于数据驱动,注重大数据的全流程管理和应用;能够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编写应用程序;具备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快速理解和分析业务过程;能够应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解决复杂的经济管理问题。

在合肥工业大学,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数据科学素养和智能管理理念、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综合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进行相关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应用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该专业高考时的选科要求是什么?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立在管理学和计算机学科之上,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理学科背景。因此,大多数院校在高考招生时要求考生首选科目是“物理”(如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有些院校规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具体要求。

目前,部分院校在高考招生时会按照大类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招生工作的刘训飞老师介绍,该专业在高考时会按“经管大类”招生(近三年在京的录取分数为680分左右),第四学期再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金融、经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6个专业中自由选择),这有利于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后科学、理性抉择。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该专业?

首先是知识储备方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数理类、信息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等课程。因此,想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应有一定基础的数理知识,且不排斥数学、编程这类课程;其次,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比如从事产品经理这一岗位,涉及到调研用户需求、与工程师对接需求并进行大数据解决方案设计等环节,均需要具备逻辑清晰、表达流畅的能力。

大数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充分证明其自身价值,成为了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各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真正的数据白金时代,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

河小阳微信
河小阳微博
河小阳抖音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