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新增4个招生专业

2022-06-18 15:29:05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新增4个招生专业

——访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白菲

  2022年学校在招生专业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新增4个招生专业。强基计划类型中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生物育种科学招生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普通招生专业新增土地科学与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专业。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白菲: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首批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首批入选36所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院校。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80个本科专业。

  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共有25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获评A+的学科6个,全国高校中排名并列第6位。获评A级的学科9个,包括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我校学科优秀率为27%,居全国高校第19位。在教育部高校“双万计划”中,我校有5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我校可申报专业的90%,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36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18个。

  学校和9个学科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9个一流学科皆通过首轮成效评价考核。农业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整体发展水平获评一档,建设成效显著。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临床医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2个学科的总引用量保持在全球前1‰,农业科学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

  二、2022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无增减?

  白菲:2022年我校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稳定。本科招生规模为3660人,与2021年相比基本持平,略有增加。主要有普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强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少数民族预科等多种招生类型。其中高校专项和国家专项学生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定向招收,学生入校后在转专业、保研、考研和就业等政策上和普通学生政策一致,没有限制,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

  具体学校在各省招生计划,考生可登录省级考试院官方平台和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

  三、2022年学校招生专业有无变化?具体是怎样的?

  白菲: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需求,2022年我校在招生专业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新增4个招生专业。强基计划类型中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生物育种科学招生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普通招生专业新增3个专业:新农科专业土地科学与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按地理科学类招生;新增新工科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与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四、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白菲:学校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3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专业数约占我校可申报专业总数的90%。首创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此外,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特色专业,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成效获得肯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资源环境科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农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车辆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应用气象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法学。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应用化学、生态学、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业设计、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水产养殖学、会计学、传播学。

  五、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白菲:有三点请各位考生、家长注意:1.我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投档成绩作为主要依据,没有专业级差,实行分数优先;认可省招办认可的全国性加分,但最大加分不得超过20分,加分一加到底。2.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一般不予退档。3.根据育部对于体检的相关规定,我校部分专业不能录取色弱、色盲等色觉异常的考生,各招生专业体检受限情况请查看我校招生章程。我校对近视不做要求。

  六、是否可以介绍一下新高考实施以来,学校在京录取分数情况?

  白菲: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和2020年北京综合改革类的普通类型考生最低位次分别为5111名和5201名,中外合作办学的最低位次分别为7739名和8263名。可以看出近两年我校在京录取位次基本保持稳定,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今年是北京新高考改革落地的第三年,广大考生请结合学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和自己的兴趣,在充分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参考往年录取数据,合理填报志愿。

  七、学生入学以后,如果发现报考的专业不合适自己,是否有转专业的可能?请介绍一下转专业政策。

  白菲: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学其所爱、学其所长”,中国农业大学实行自由、宽松的转专业政策。该政策已成为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除相关政策规定不允许转专业的学生外(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等),在校本科生自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末起即可提出转专业申请。转专业报名不设条件、允许多次、多个学院、多个专业申请。转专业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近五年来转专业平均成功率在70%左右,2021-2022学年有超过400位申请转专业的同学被新专业接收,超过10%的一年级学生通过转专业在入学后调整了自己的专业方向。

  八、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金政策。

  白菲: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坚持“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相结合、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建立健全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四位一体”资助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励志成才。

  扶困:精准实施保障型资助,综合施用奖助贷勤补免偿等经济资助手段,奖优助困齐头并进,实现应助尽助、应奖则奖。面向本科生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70余项,每学年发放总额超2500万元,覆盖学生近6000人次。从入学起,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就可以走“绿色通道”,获得学校的帮助。学校承诺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扶智: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积极打造多种发展型资助项目,如“添翼工程”技能培训课程、“翱翔计划”个性化发展支持项目、“飞跃计划”国际交流项目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

  扶志:持续推进资助育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塑造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九、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何?

  白菲:学校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5%左右,本科生深造率60%左右(其中国内深造率在45%左右,国外深造率在15%左右)。国内升学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其中超过82%的学生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0%左右的学生进入中科院等科研院所。2021届推荐本科免试攻读研究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28%。推免率位居全国高校第18位。部分特殊类型的班级推免比例更为突出,比如理科试验班最高可以达到70%,理科基地班最高可以达到40%。同时学校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赴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通过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项选拔加入选调生行列的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学校长期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全国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及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保持密切的人才合作关系;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2021年学校接待企事业单位3100余家,举办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600余场,12000家单位参会,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外招聘会3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约为30:1。

  十、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咨询方式或联系方式。

  白菲:我校分省招生咨询的QQ群号、电话和线上线下活动安排等信息,已经发布在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网和中国农业大学招办微信公众号上,欢迎考生和家长随时与我们联系。

  1.咨询电话:010-62737682

  2.咨询邮箱:zsb@cau.edu.cn

  3.招办微信号:cauzsb1905

  w2.png

  4.本科招生网:http://jwzs.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