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方舟 | 建立边界 课题分离

2025-02-20 16:25:28 来源: 招考豫言

建立边界 课题分离

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    张志丹

星星老师:

您好!

我最近很烦,和宿舍同学闹了点不愉快。室友晚上开小夜灯学习,非常影响我的睡眠。有时候好不容易伴着灯光勉强睡着,又会被他“哗啦哗啦”翻书的声音惊醒。我也想和他沟通,但又不知该如何表达,只能自己生闷气。其实,这种情况不止一次。生活中,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权益,以至于面对与他人的分歧、冲突和矛盾时,只能回避、压抑和内耗。平时学习已经够累了,再加上人际关系的烦恼就会更累。

星星老师,您能给我一些指导吗?

小朋

小朋同学:

你好!

星星老师特别能理解你此刻的感受。面对繁重的学业和迫在眉睫的高考任务,内心本已焦灼不安、不堪重负,还要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人际交往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但是你在烦恼的同时想到通过寻求外部支持来找到解决办法,也让我看到你身上充满力量的部分。星星老师希望你能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份力量,相信自己是可以向他人提出问题,勇敢表达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有人际关系的烦恼,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课题分离。课题分离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自己的事与别人的事、自己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从而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种方法鼓励我们专注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避免过度干涉他人或承担他人的责任,通过将不同的任务或问题归因到正确的人身上而达到有效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

比如,当你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何与他人沟通,这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是你的课题;而他人是否听得进去,会不会理解,是你控制不了的事情,这是别人的课题。就像室友开小夜灯学习影响你睡眠这个事情,你的课题是如何表达你的感受,让室友知道他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室友的课题是面对你提出的问题,他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解决办法。如果你说过之后就要求别人必须改,或者你害怕别人拒绝、生气导致关系破裂而不敢说,这就是课题混淆、边界不清。课题分离应该是不刻意制造冲突,但也不害怕冲突。它让我们认识到意见不同并不代表关系的决裂。

比如,当你的言行被他人议论或讨厌时,你要不要勇敢地做自己,要不要想办法去澄清或者要不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这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是你的课题;而他人会不会相信你说的,会不会停止对你的议论是你无法控制的事情,这是他人的课题。如果你为了让他人喜欢而过度迎合他人、委曲求全或者一遍遍去解释想要他人相信,这就是课题混淆、边界不清。课题分离应该是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坚持自我原则,不因他人的喜恶而难过或放弃自己的原则。

比如,当有人请你帮忙时,要不要帮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是你的课题;而他人要不要请你帮忙,在听到你的回复之后的反应是你无法控制的事情,是他人的课题。如果你并不是很方便帮忙,但是担心拒绝后对方伤心或不喜欢你而一次次充当老好人,这就是课题混淆、边界不清。课题分离应该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同学施以援手,在你无法做到的时候学会勇敢地说“不”。

课题分离并不是冷漠和逃避,而是智慧和成长。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你只有坚定地做自己、自尊自爱,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也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变得简单而明朗。让我们一起,学习和实践课题分离,拥抱更加自由、自洽的人生吧!

星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