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的专业名称。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该专业主要学习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把握当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能力,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掌握光电信息领域中光电仪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具有在光电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等。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所在省份
不限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院校类型
不限
综合
理工
体育
农林
医药
师范
政法
民族
艺术
语言
财经
军事
其他
院校层次
不限
双一流
211
985
学历层次
不限
本科
高职(专科)
办学性质
不限
公办
民办
独立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筛选条件,共 129

院校 软科排名 操作

苏州城市学院

江苏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池州学院

安徽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省 师范 公办
查看

河南工学院

河南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黑河学院

黑龙江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山西科技学院

山西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文华学院

湖北省 综合 民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省 211 985 双一流 军事 公办
查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山东省 211 985 双一流 理工 公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市 军事 公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市 军事 公办
查看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省 民族 公办
查看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省 民族 公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安徽省 军事 公办
查看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 211 985 双一流 民族 公办
查看

闽南理工学院

福建省 理工 民办
查看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 理工 民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江苏省 军事 公办
查看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省 财经 公办
查看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省 综合 民办
查看
« 1 2 3 4 5 6 7 »
6
/
7

就业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科研院所、相关公司、企业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工作的光电子和光信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技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及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担任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刻划,以及生产组织、经营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部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光学工程等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质量安全

就业占比

13%

工程/机械/能源

就业占比

10%

电子/电器/仪器仪表

就业占比

9%

销售人员

就业占比

8%

采购

就业占比

7%

后端开发

就业占比

6%

半导体/芯片

就业占比

6%

建筑规划与设计

就业占比

6%

运维/技术支持

就业占比

5%

运营

就业占比

4%

其它

就业占比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