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得“优” 学位点增幅第一 郑州大学驶入快车道

2007-06-08 17:41:28 来源:
     
    大河报配发照片:郑大校长申长雨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左)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大河报》2007年5月25日报道:
                         教学评估得“优” 学位点增幅第一 
                                      郑 州 大 学 驶 入 快 车 道

   (首席记者王曦辉 通讯员 费鹤祥 张承凤文 首席记者张鸿飞图)
  郑州大学,又一次让全国同行刮目相看。
  5月24日,昆明。全国2007~2008年教学评估参评高校培训会在这里举行,受教育部指定,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作典型经验介绍。
  全国高校上千所,为何郑大会被点名发言?因为在2007年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结果中,郑大以绝对优势取得了“优秀”的佳绩。
  上一次让同行大吃一惊,是2005年底全国第十次学位点评审。在那次评审中,郑大一举拿下54个博士点,增幅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如果说,博士点的大幅增加是国家对郑大学科建设的肯定,那在教学评估中高票得“优”,则是教育部对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高度认可。
  【郑大速度受夸赞】
  “省内没有一所重点大学”曾是河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结。郑州大学通过加速度发展,最终用实力破除了我们的这个心结。
  作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的高校,郑州大学综合排名现已上升到全国第36位,不仅在全国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还超过了许多“老大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周济见到郑大校领导时,夸赞郑大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大学。
  然而,对于公众来说,郑大的变化带给他们的更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比如校园很大、很漂亮,学生数量很多等等。但这所中原高校的领头羊内部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聚变”,恐怕只有高等教育界的人士才能说得清。
  一所大学有没有叫得响的学科,有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直接影响着它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下面这些表格,我们可见一斑。
  目前,郑大的博士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也排到了第25位。有了足够多的博士点,郑大成为河南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而2003年,郑大的博士点只有18个,在全国高校中位居中游,与全国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那时,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以本科生教育为主,2003年学校招收研究生不足1700人。
  【科研搭上“国字号”】
  一所好的大学,除了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还应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就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2005年和2006年,郑州大学科研经费的立项都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在全国千所地方高校中名列第一。
  据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中,郑州大学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增强,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快速增长。
  2006年郑州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居全国高校第13位,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霍裕平院士主持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我国建国以来科技界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钟香崇院士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矾土系列产品,解决了我省大部分矾土矿杂质含量偏高的难题;吴养洁院士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申长雨教授承担的“神舟7号”航天面罩、宇航员出舱等关键防护装置的研制顺利通过验收,受到总装备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1+1+1=1”】
  “郑大有今天的成绩不奇怪,毕竟是三强合并的结果。”这是人们谈论郑大发展迅速时经常说到的原因。
  新郑州大学成立前,原来的老郑大、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已经都是河南的强校。但新郑大成立后,“1+1+1=?”这样一个问题就摆到了学校领导面前。
  从管理的角度说,“1+1+1=1”才是最好的结果,而要实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如何整合原有学校的人力资源,使其形成合力,被认为是这些合并院校面临的首要挑战。
  郑州大学用事实回应了这一挑战:并校7年后,第一所全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第一个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地方高校、主持我国科技界国际合作最大项目的高校……众多荣誉纷至沓来。
  郑州大学的实质性融合不仅得到了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领导的高度肯定,还因此成为全国高校争相学习和交流的对象。
  【“1+1+1﹥3”】
  三强合并后,在办学效益上能否做到“1+1+1﹥3”呢?这同样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4月24日,教育部派出专家组对郑州大学发展规划进行论证咨询。让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郑州大学早在2003年就已经制订出了一份含金量颇高的发展规划方案。制订方案时,郑大还不是省部共建高校,而那时只有教育部直属高校才有制定类似发展规划的范例。
  从2003年4月开始,郑州大学抽调36名精干人员,成立发展规划研究小组,启动了三大规划制定工作。研究小组历时3个多月,并经过900多人次的讨论和修改,制定出了纲领性的《郑州大学发展战略规划》、《郑州大学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郑州大学校园建设规划》。
  4年过去了,郑大已经超额完成了《规划》中制定的近期目标。目前,郑大已基本实现了由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型,人才培养层次由本科生教育为主向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并重转型,师资队伍结构实现了学历、学缘、年龄的转型,形成了省部共建的新型外部管理体制和以新校区为主、多校区协调运转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7年4月,教育部组织清华大学等7所国内一流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和专家,对郑州大学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论证咨询,他们对郑州大学的发展规划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如果说2000年7月10日,新郑大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的一艘巨轮开始乘风出海,今天,这艘巨轮则正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加速前行。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郑大毕业生”已成为一种“品牌”。
  4年前,郑州大学的在校各类研究生人数不足1700人,现在已发展到11000余人。2007年,报考郑大研究生的人数为14000余人,达到国家统一分数线以上的考生,超过招生计划近900人。
   郑州大学把目光投向世界,与美、英、日、法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8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名校有26所,位列100强的高校有7所。自2006年开始,先后有“一氧化氮之父”弗尔德·穆拉德教授和“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2位诺贝尔奖得主到郑大讲学,并受聘为学校兼职教授。
  “这些成绩为郑大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学校从今年开始,将从教学科研并重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普通本科在校生稳定在4万人左右,研究生达到1.5万人;努力使国家级重点学科达到5个;每年争取承担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70~8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00~1000项;生师比控制在16∶1之内;建成8~10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建成1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朝着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河南学子受益多多】
  对于郑大的发展,我省领导一直寄予厚望。
  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郑州大学要发挥河南高等教育排头兵和领头羊的作用,为河南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并为学校题词“建设一流大学,服务中原崛起”。省长李成玉指出,把郑州大学建成全国重点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科教兴豫的关键。副省长王菊梅则对郑大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
  对于郑大的成长,河南人民也充满了期待:“我们欠账太久了,因为本省缺乏一流的大学,每年河南学子挤破头往外走的场面让人痛心。”
  省招办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参加高考的河南考生有近88万人,而国内高校面向我省的招生计划只有45万人,这45万考生,只有不到5%能进入重点大学。
  “只有咱们自己的大学水平全面上来了,河南的孩子才会有更多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说。

  表一:郑州大学学科建设                 全省数量 (个)   郑大数量(个)   郑大所占比例
                              一级学科博士点     11              8              72.7%
                              二级学科博士点    117             81              69.2%
                             一级学科硕士点     98             34              34.7%
                            二级学科硕士点    850            223              26.2% 
                            国家重点学科        3              2              66.7%
                            省级重点学科      145             57              39.3%

  表二:郑州大学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情况          郑州大学      全省高校
                             全职院士                   3             4
                           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人选     4            13
                           省特聘教授岗位            46           161
                           省特聘教授岗位已上岗      23            68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      1035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