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里材料类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

培养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材料科学研究者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量子与统计力学、固体物理、材料学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工艺与设备、钢的热处理等。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防腐专业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材料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3.掌握材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设备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研制的初步能力; 4.具有该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熟悉技术经济管理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熟练掌握材料测试的仪器使用。

所在省份
不限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院校类型
不限
综合
理工
体育
农林
医药
师范
政法
民族
艺术
语言
财经
军事
其他
院校层次
不限
双一流
211
985
学历层次
不限
本科
高职(专科)
办学性质
不限
公办
民办
独立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筛选条件,共 126

院校 软科排名 操作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营口理工学院

辽宁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平顶山学院

河南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福建省 师范 公办
查看

贵阳学院

贵州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许昌学院

河南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凯里学院

贵州省 师范 公办
查看

新余学院

江西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河南工学院

河南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黑河学院

黑龙江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山西省 理工 公办
查看

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省 综合 公办
查看

香港城市大学

综合 公办
查看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市 双一流 综合 公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省 211 985 双一流 军事 公办
查看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广东省 综合 中外合作办学
查看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市 综合 公办
查看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省 综合 民办
查看
« 1 2 3 4 5 6 7 »
6
/
7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工程/机械/能源

就业占比

13%

电子/电器/仪器仪表

就业占比

12%

销售人员

就业占比

11%

质量安全

就业占比

10%

运维/技术支持

就业占比

6%

建筑规划与设计

就业占比

6%

采购

就业占比

5%

半导体/芯片

就业占比

5%

生产/营运

就业占比

3%

市场/营销

就业占比

3%

其它

就业占比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