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学校代码:11066)
烟台大学坐落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东临黄海,西依青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烟台大学创建于1984年7月,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直接援建、烟台威海人民共同集资创办的大学。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形成了长期援建机制。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2019年“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
烟台大学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招生资格和相应学位授予权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资格。学校现设22个学院(部),65个研究院所,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0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8000余人,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8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23万平方米,馆藏印刷型图书209万余册,报纸合订本27.1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1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96万余种,电子期刊1.9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
师资队伍 烟台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62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5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48人,占专任教师的48%。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人,泰山学者工程入选者2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入选者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获得者6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首席专家1人,齐鲁文化英才2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拟立项建设团队5个,烟台市双百计划专家12人。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文员3人,新一届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人,其中,主任委员4人,副主任委员3人,秘书长1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人。
人才培养 烟台大学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1个,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400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的学科各1个。近年来,烟台大学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涵盖29个专业的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涵盖14个专业的3个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建设专业群,6个专业成功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认证;建筑学专业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获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3门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35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上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20门课程上线山东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首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药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另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起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教师教学发展联盟——胶东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实现了“烟威青”三地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科学研究 烟台大学现拥有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7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烟台大学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部,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4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70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社科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
服务地方 烟台大学积极对接地方需求,秉持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的办学理念,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地方工作水平。学校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战略布局,与绿叶制药集团共建药学院、与台海集团共建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与烟台市政府和新华三集团共建数字创新学院、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牵头组建市级以上科研合作平台35个,发起成立烟台设计产业联盟、烟台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主动对接烟台市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生态,为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利用中国(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整合建设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山东省智慧海洋研究院、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深化融合式发展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搭建好地方发展需求侧与高校人才供给侧紧密对接的桥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和人才支持。
国际交流 学校注重发展国际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余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美国和韩国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新西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37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设有国家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山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和烟台大学留学生奖学金。学校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
近年来学校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党建研究基地。荣获“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荣获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平安校园标杆学校”,在2018年度全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荣获省属高校优秀等次。
运动训练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设在烟台大学体育学院。烟台大学体育学院是1994年由山东省政府批准建立,从2000年开始招收运动训练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600多名。学院拥有教学办公楼、多功能训练馆、塑胶跑廊等一流办学设施。现有教师4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国际级裁判3名,国家级裁判5名。体育学院自招生以来,运动训练人才辈出,先后培养出世界大赛冠军14人次,亚洲冠军23人次,全国冠军35人次。其中刘春红分别获得第28届、第29届奥运会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唐功红获得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冠军,赵义海在2004年亚洲青年锦标赛上以72.84米的优异成绩夺得男子链球项目冠军;张世冲在2011年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男子举重85公斤级亚军;康杰在2015年第28届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子柔道无差别级和+78公斤级亚军和季军;马兆勇、杨哲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男子跆拳道80公斤以上级、举重105公斤级冠军。体育学院男女举重队分别在2009、 2014年全国大学生举重锦标赛上获得团体冠军。体育学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是成绩喜人,篮球、田径、健美操、啦啦操、健美等项目也在省市各种比赛中成绩突出。
运动训练专业
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习形式:全日制。
学费标准
具体学费标准以上级主管部门核批的执行。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运动训练为主,分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能从事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学制四年,由烟台大学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理论等专业课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国内外体育运动的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具有独立进行教练指导、体育教学、社会体育工作、康复保健和体育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计算机、法学基础、大学语文、实用写作、大学英语、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科研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健美操、基础体操、艺术体操、瑜伽、体育舞蹈、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跆拳道、轮滑、游泳及各种专项系列课程。
双专业、双学位学习
被我校录取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报考须知
一、招生计划及项目
1.招生计划:120名
2.招生项目:田径、篮球(五人制)、举重、柔道、跆拳道、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羽毛球、拳击
二、报考条件
1.符合2020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山东省2020年高考招生报名。
2.考生须具备所列招生项目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技术等级证书截止审批日期为2020年2月29日,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及“体教联盟APP”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3.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
三、报名
1.考生于2020年3月1日-10日12:00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 APP” 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进行注册并报名。
2.考生依据所获的运动等级项目进行体育专项报名、考试。
3.请考生认真了解报名条件和招生项目,不符合我校项目要求和报名条件的视为无效。
四、考试
1.文化测试
(1)考试时间
时间 | 上 午 | 下 午 |
9:00¾10:30 | 14:00¾15:30 | |
4月18日 | 语 文 | 数 学 |
4月19日 | 政 治 | 英 语 |
(2)考生于4月10日12:00后登陆“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2.专业测试
(1)考试方式:体育专项考试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的模式,由体育总局科教司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执行体育总局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2)专项考试时间:2020年3月28日至5月10日,具体考试安排请关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相关信息。
五、录取
1.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及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规定,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分项目、性别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按综合分择优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第一志愿不满的情况下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
2.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3.录取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被我校录取的考生,不得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再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
4.考生录取后由我校签发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入学后须进行复审,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通讯信息
学校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邮政编码:264005
招生咨询电话:(0535)6902591 6902653
招生信息网:http://bkzs.ytu.edu.cn
特别声明
为保障考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办学声誉,现就我校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发表声明如下:
一、 烟台大学招生办公室是烟台大学唯一合法的普通高考招生机构,负责学校全日制本招生工作。
二、我校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中介机构进行普通高考的招生,凡冒用我校名义进行普通高考招生的单位或个人,我校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相关责任。
三、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长,谨防上当受骗,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对假借我校名义招生的现象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