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超级考生档案 13岁成绩竟过一本线

2009-06-26 10:02:28 来源:大河报

  13岁小考生成绩过了一本线 

  小男孩马进今年13岁了,3年前,他以不错的成绩被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分校录取为高一新生。今年的高考中,马进作为我省年龄最小的考生,以理科568分的成绩超过了今年河南省理科本科一批分数线(567分)。

  两岁时就能从100倒着数到1,3岁会查字典,4岁走进了小学一年级的课堂——自幼,马进就以聪明出名。小时候,马进在驻马店新蔡上学,他妈妈是位教师。由于聪明,马进5岁上小学三年级,6岁已上初中一年级。

  马进读初中二年级时,父母工作调动到了郑州,马进也跟着转到了郑州上初中。因为新学校属于课改实验区,为了跟上学习进度,马进重新上了一年初一。在初中的三年里,小马进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遥遥领先,始终是班上的前几名。

  2006年秋天,年仅10岁的马进以490多分的成绩在当年中招考试中被省实验中学选中。在全省5000名学生参加的省实验中学理科实验班考试中,小马进考到了第800名。

  在当年高一新生入校军训的7天里,小马进的表现超过了不少十四五岁的学生。在军训前,老师特别允许他在军训时可以随时休息,但皮带把他的腰都磨烂了,小家伙也没有要求休息。

  河南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年级长万天银介绍,马进非常用功,尽管年纪小,但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许多方面做得比大他好几岁的学生还要好。

  马进是理科考生,今年的高考成绩为568分,超出了今年河南省理科一本分数线一分。学校老师介绍,马进的第一志愿报考的是郑州大学,相比高分考生来说,这一成绩不算高。但对于仅13岁的马进来说,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首席记者张可丹实习生杨惠明

  张军:从小立志考清华 字写得像字帖 

  超级考生档案:张军,新郑一中分校学生,高考成绩648分(文科)

  获悉自己的分数后,昨天晚上,张军高兴地搂着妈妈笑了起来。这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姑娘,离自己从小学五年级就立下的志向——考取清华大学又近了一步。

  “张军小学五年级时就在家里的墙上刻下了人生最大目标——考上清华大学。”张军的爸爸说,老家房子里现在还留有张军小时候刻下的字,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快要实现了。

  张军上学以来,只有一个学期没有拿到奖状,为此还哭了一场。对于女儿的优异成绩,张军的爸爸说,他与妻子工作太忙,对孩子管得很少,女儿自小成绩优异,凭的全是自觉。

  谈起自己立志要上清华的事,张军说:“其实那 时候还小,也不懂得清华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听说清华是最高学府,就做出了那样的举动。后来懂事后,清华大学才真正成为我的目标!”

  张军父母在新郑一家工厂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张军也就成了没有人管的孩子,自上小学起就养成了中午自己泡方便面吃的习惯。

  “张军吃方便面成了习惯,一直到现在,她还没有吃烦。”张军的爸爸说,张军吃方便面很出名,最多时一个月能吃五六箱,“到现在这个习惯还没改,问她想吃什么,张口就是方便面”。

  2008年,从新郑一中分校毕业的张军与理想学校无缘,决定复习一年。

  张军的老师高怀德说,张军学习成绩好是因为她学习效率高。上课时她注意力非常集中,下课该玩的时候就玩,学习质量非常高。

  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张军的减压方法也非常特殊。“每天早读时,同学们声音最大的时候,我会大声唱歌,用唱歌的方法来减轻压力。”张军说。

  张军写得一手好字。爸爸说,女儿不善于表达,和父母的沟通方式主要是书信。“女儿的信寄来后,我打开一看,常以为寄的是一份字帖。”

  张军在写作方面也很有天赋,曾经在郑州市举办的读书写作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和无数同龄孩子相同,这个有些内向的女孩喜欢听歌,喜欢唱歌,她最喜欢的歌手首选陶 。

  “当一个人真正想要开始做一件事情时,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这是张军的座右铭。首席记者张可丹实习生杨惠明文记

  刘洋:未上过辅导班最爱研究物理 

  超级考生档案:刘洋,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学生,高考成绩688分(理科)

  考了高分的刘洋一副腼腆模样。昨天傍晚,在新郑市,记者见到了刘洋和他今年同批参加高考的哥哥刘鹏飞。

  “早上7点才回到家,刘洋和他哥哥替我浇了一夜地。”刘洋的爸爸说起儿子一脸满足,“我和他妈妈都是农民,平时对孩子管得不多。取得这样的成绩,归功于孩子自己的努力。”

  刘洋的爸爸说,家里以种地为生,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抢着干活。

  刘洋家住新郑市郭店乡河西刘村,两个叔叔都是大学生,刘家因为出了这两个大学生,在村上非常有名。“家里负担重,我是老大,没有考大学。两个弟弟考上了重点大学后,我从刘洋哥俩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向两个叔叔学习,考上大学。”刘洋的爸爸说,他希望儿子代他实现上名牌大学的愿望,清华大学是最高学府,平时他一直向孩子们灌输“要考上清华大学”的想法。2008年,毕业于新郑一中分校的刘洋因11分之差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后,下决心再搏一年。“我就是想上清华大学。”刘洋说。

  虽然没有上过幼儿园,更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没有上过任何课外辅导班,也未曾请过家教,但刘洋从5岁入读小学起直至参加高考,成绩一直在班上甚至年级名列前茅。

  刘洋说,小时候父母喜欢出一些题让他做,他如果做得好可以得到一元或是五角钱的奖励。“刚开始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做题,后来就是为了享受那种在做题中感受到的快乐而做题。每次成绩考得好,爸爸妈妈就会非常高兴。我喜欢看到父母高兴的样子,所以考试时就很有动力。”

  渐渐长大的刘洋在学习上也不属“用功型”。刘洋的爸爸说,刘洋从学校回家后喜欢看电视,学习时间并不多,但学习质量高。

  刘洋说:“小时候,爸爸为我买来各种童话书,后来每星期给我零花钱让我自己去买课外书。这些堆积在家里的书,为我对学习产生兴趣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刘洋爱好打乒乓球和看散文,最大的爱好则是研究物理。刘洋说:“我平时常会为一个问题想得出了神。有一次在校园里,为了想一个物理现象,一头撞到了树上。” 首席记者张可丹实习生杨惠明文

  李林林:班里的“领头羊” 

  超级考生档案:李林林,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高考成绩687分(理科)

  总成绩687分!昨日,得知这一喜讯,校长王业生第一个打电话,向李林林表示祝贺。

  问起李林林平时是如何学习的,他憨厚地笑了:关键是上课时要聚精会神。每逢遇到老师独特的解题思路,他都及时记下来;遇到未听懂的,也记下来,课余时间再去找老师问个明白。睡觉前,他还要把老师讲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当天作业当天完成,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看书和思考。李林林专门备了一本“错题集”,把每次考试和练习中做错的题目抄在上面,记下出错的原因,写下正确答案,并定期拿出来翻翻,这样就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学校组织歌咏比赛、运动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工比赛、绘画比赛等各种活动时,他都会“一试身手”。

  班主任丁老师告诉记者,李林林的成绩一直很稳定,但他不是一门心思只知读书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李林林一直担任校团委委员,平时社会工作很多,在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上表现比较突出,“他在班里属于领头羊式的人物”。

  李登基:以平和心态备考 

  超级考生档案:李登基,周口市恒大高中三(6)班,高考成绩623分(文科)

  昨晚,当老师告诉李登基,他高考总分623分时,他很平静,认为这个成绩较平时要好一些。

  有些腼腆内向,说起话来语速很慢。这是19岁的李登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李登基的班主任说,踏实、谨慎、有主见,让李登基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李登基的母亲告诉记者,李登基小学时成绩一般,初中时稍好些,直到高三时,他的成绩才排到了全校前几名。李登基的母亲说,李登基在学习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李登基说,学习有计划性是他的一个法宝。他说,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当天的学习,总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李登基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李登基说,他最喜欢看的书是《道德经》、《论语》以及鲁迅全集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他的母亲认为,正是爱读书、涉猎广泛,才让李登基有了一个好的语文成绩。

  每天早上6时起床,晚上上完晚自习便开始休息,李登基说,他“几乎没有熬过夜”,就是高考前也是如此。对于学习,不论是在学习的安排上,还是心态上,李登基从来没有将学习看成负担,一直都是欣然面对。 

  “蹬”三轮的培养出超级考生 

  超级考生档案:杨改慧,开封高中宏志班学生,高考成绩685分(理科)

  “我们一个考生考了685分”,昨日下午5时,开封高中校长常跃进向记者通报了这一喜讯。获得这一成绩的是该校三(2)班的杨改慧。

  杨改慧的班主任李海军说,杨改慧的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在高二时曾获得全国化学联赛省区一等奖,凭借这一成绩,她能够保送到相当不错的学校,“但她的理想是清华,就放弃了保送”。

  这次考试中,杨改慧的语文是120分,数学137分,外语139分,综合289分,总分是685分,而获得全国化学联赛省区一等奖,还能够给她带来20分的加分,总分达到705分。

  常跃进介绍,杨改慧所在的三(2)班是该校的宏志班,“她的学费、住宿费全免,每月还能拿到300元的生活费”。

  昨日下午6时,正骑着电动三轮在街头拉生意的杨建中听到女儿的分数后,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意外。43岁的杨建中是中牟县的农民。10多年前,他来到开封谋生,他的妻子在一家洗车行打工,一家人租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杨家有三个孩子,杨改慧排行老二,她的姐姐目前在郑大上大二,家庭负担重。

  在杨建中看来,争强好胜和能吃苦是女儿的两个优点。杨建中说:“天气再热,女儿都没有吃过冰棍。”

  “很开心,比我预估的多了15分,应该能上清华大学。”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上杨改慧时,她正在郑大校园内和姐姐在一起。

  1990年出生的杨改慧性格有点内向。在问及有啥学习诀窍时,她笑了,“和其他学生都一样,吃住在校,作息时间和其他学生都一样”。“提问可以节省时间,我专门试验过,一个问题自己得想老半天,问老师一下就解决了。”

  在杨改慧看来,贫寒的家庭和父亲也让她受益匪浅。“爸爸对我管理比较宽松,反倒是给我更大的成长空间。”

  认清自己勇敢弃理从文 

  超级考生档案:陈晓宇,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学生,高考成绩631分(文科)

  本报商丘讯“我认为首先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最强点,然后再通过坚持不断地付出,让这个最强点得以充分发挥,对我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昨日下午,当记者问起陈晓宇此次高考成功的心得时,她坚定地说。

  去年高考估过分数后的那天晚上,理科生陈晓宇翻来覆去想了一夜。糟糕的成绩逼着她重新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审视,第二天,她宣布了一个令所有同学感到不可思议的决定:弃理从文!

  “选择文科,不是因为理综不好,主要是我的数学不好,每次都会拉很多分,而文科数学相对简单,有利于提高我的整体分数,至于文综,由于从小爱好读书,知识面广,我还是很有信心的。”陈晓宇说,“能够认清自己很重要,敢于坚持自己更可贵!”

  对女儿的决定,父母及时给她吃下了一个“定心丸”——无条件支持!“这一决定的成败与否不是父母应该考虑的东西,我们应该做的是提供条件让孩子去做他们决定的事。”身为商丘市梁园区审计局副局长,陈晓宇的母亲蒋红梅一贯认为,“家长教育孩子,尊重应该放在第一位!”

  谈起自己日常学习生活心得,陈晓宇说:“制定学习计划,不仅要抓住每一分钟学习,更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好多事只有制定出了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起来。”

  网络和错题本是他的法宝 

  超级考生档案:杨旭东,安阳市一中学生,高考成绩668分(理科)

  本报安阳讯昨天傍晚,考了668分高分的安阳市一中高三(1)班学生杨旭东,在谈自己的学习时谦虚地说自己不是个“好学生”,理由是,他在课余和家中几乎从不学习。反而,上网、打游戏、打乒乓球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

  杨旭东的父母均是下岗工,文化程度不很高,都在为家庭的生活操劳,平日根本顾不上帮助孩子学习,用杨旭东的话说,就是“想帮也帮不了”。那么,杨旭东又是怎样考出好成绩的呢?

  “我学习上的问题,主要解决在课堂上。”在谈到自己是如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时,18岁的杨旭东说这是他学习成绩能一直保持前位的秘诀之一。

  据杨旭东说,他没有住学校,一日三餐全在家中吃。他在课余时间主要是玩,回到家中后,有时上网打打游戏,但更多的时候是上英语网站,和老外用英语聊天。这也是他英语成绩提高得特别快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多数时候,他的英语成绩都在140分以上。杨旭东说,网络是个好东西,他平日最喜欢的就是钻研计算机,并在高二、高三连续两次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均得了省一等奖,这也是他今年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对现在社会中,不少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对网络抱有成见,杨旭东说,关键是如何利用好网络学习,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个学习工具。

  占用学习时间虽不多,但成绩却上得很快。杨旭东说,还有一个法宝就是他那本天天不离身的“错题本”。

  “高一高二时,我的成绩在全年级1000多名同学中,大概在前50名左右。到了高三上学期,有一次我就考了全年级第一,这主要是我找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就是建立错题本。”杨旭东说,让每位同学建立错题本,虽然从高一老师就这样要求,但他没有认真对待。进入高三后,明显感到学习上压力大,就抱着试试看的思想建立起错题本,结果大显成效。就在那次考全年级第一后,他开始从每次考试前手忙脚乱地乱抓一通,改为以错题本为复学对象,从而使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0名,班里前3名。

  搬运工父亲供出争气娃 

  超级考生档案:年永威,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高考成绩674分(理科)

  “太好了,我先给爸打个电话。”昨日下午6时,记者将年永威同学的高考成绩告诉他时,年永威激动得随即拨通了父亲的手机:“爸,我考了674分……”

  18岁的年永威是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应届毕业生,家住平舆县东皇庙乡王寨村。其50岁的父亲年国友为了供应儿子读书,在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做搬运工;母亲冯凤仙为了照顾儿子好好读书,在上蔡县城一边打零工一边给儿子洗衣做饭。

  年永威同学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在和父亲通话后,他擦干眼泪平静地说:“爸在北京打工,是一名搬运工;高考前爸每天干活再累都不忘给我打个电话,问长问短……”

  据年永威同学的班主任张伟老师介绍,年永威性格比较内向,学习很勤奋。“从高一到高三我一直教他,孩子非常注意均衡发展、有所侧重,年永威平时英语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很勤奋,有时把单词记在手上背诵。”

  在获悉儿子考得如此好,其母亲冯凤仙激动得泪水涟涟,说“孩他爸这几天每天打电话,白天搬运很累,夜里还挂念着儿子,又舍不得吃,听说又瘦了,攒钱就是为了供应儿子读大学,我也不敢告诉儿子,怕影响他的心情”。

  “674分,远远超过河南省一本分数线理科567分,被北京大学录取非常有希望。”年永威的班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