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高考热点:高职高专批录取、纸介质档案领取、高校开学......
进入八月,2023河南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渐渐进入尾声,对于2023年的高考生和家长来说,八月份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大事呢?在忙碌的录取阶段,不要错过高考的每件大事,记得转发收藏哦!
2023河南高招工作安排
录取工作
7月30日-8月1日:本科二批
8月5日-7日:专科提前批、对口专科、艺术类专科、体育专科
8月11日-13日:高职高专批
征集志愿
8月2日 9:00-18:00:本科二批
8月8日 9:00-18:00:专科提前批、对口专科、艺术类专科、体育专科
8月14日 9:00-18:00:高职高专批
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后,未录满的计划向社会公布征集志愿。对计划余额不大的高校,在原分数线上征集;对计划余额大的高校征集志愿时视情况降分备档。征集志愿后线上生源仍不足的,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不超过20分。当次征集志愿的计划只按考生当次所报的征集志愿投档。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后,根据计划余额和生源情况进行补档。
届时,未被投档且符合成绩等条件要求的考生,可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aeea.cn/)选报征集志愿。常规录取结束后,我省本、专科层次招生均不组织补录。
填报征集志愿注意事项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须认真查看有关院校征集志愿缺额计划及专业情况,并认真阅读了解院校招生简章和专业招生要求。
征集志愿投档时,以当次征集的志愿为投档依据,即使原来报有这些学校志愿,也应重新填报。考生可凭本人账号和密码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查看本人档案状态,只有自由可投状态下的考生方可填报征集志愿。
由于时间所限,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符合填报条件的考生应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完成征集志愿填报,逾期网上填报系统关闭后,考生将无法再进行任何填报操作。
录取通知书寄发
各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如果考生半个月后仍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一定要联系所录取高校的招生办公室进行咨询。
收到通知书后,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报考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新生录取名单,核实通知书的真假。
注意:具有发出录取通知书资格的高校,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
新生报到入学后,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实名注册,查询、核实本人身份信息和学籍注册信息。
学信网是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
重要提醒
被录取后务必按时报到入学。升学志愿是考生意愿的体现,也是考生对录取院校的书面承诺,录取时充分尊重考生志愿,严格按志愿投档,被录取后应如期到校报到。
按所报志愿录取后不报到,既浪费宝贵的招生计划,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客观上也占用了他人的升学机会。
为维护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考生增强诚信意识、履行志愿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结合我省平行志愿各批次志愿设置数量总体增加等因素,对上一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本年度报名参加高考,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类别),允许其填报志愿的数量不超过4个;
对本年度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仍将根据我省志愿设置情况适度限制其填报志愿的数量。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电子档案。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从2023年招生起,往年被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相关链接:录取通知书都有啥用?
考生纸介质档案领取
录取过程中,使用的是考生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与纸介质档案(包括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和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等)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
已录取考生的纸介质档案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整理密封,考生本人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领取,报到时交给录取学校。
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早办理档案领取手续,以免延误。未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录取的考生,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向其提供档案。
据悉,洛阳市2023年普通高招录取新生可于8月1日至14日到各区招生服务中心领取纸介质档案。需要注意的是,已被录取的考生,本人须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领取档案,报到时交给录取高校,不得代领。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
2023年度河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开始受理。受理时间为2023年7月17日-2023年9月20日;受理地点为各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6000元,不低于1000元。
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学生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确定贷款额度。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在同一学年内不得重复申请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只能选择申请办理其中一种贷款;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如高校不予办理,可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予以兜底。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四部门通知,对于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借款学生,退还在2023年度计息周期内由借款学生在提前还款时自付的已扣收的应免除利息。
《通知》印发前,已经结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不在此次退息范围内。对于已扣收的以前年度的逾期贷款在2023年度计息周期内产生的罚息将于2023年12月31日前退还,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高校开学
八月中下旬,高校陆续开学,高三学子们将以“大一新生”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各位准大学生们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生活必需品,规划好路线,关注当地天气情况等。
提醒大家:在路途中,一定要保管好贵重物品,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