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真能高录吗

2013-07-11 15:24:52 来源:新乡日报

  日前,一些家长反映最近经常接到短信或是电话通知,声称考生上大学有“捷径”可走。此类“低分高录”骗局每年都有发生,家长和考生应对此保持警惕,别往陷阱里跳。

  “低分高录”抛下诱饵

  某省招生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年年高招期间,各地都会出现不法之徒,利用考生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实施诈骗。他们通过虚构与招生部门的密切关系,甚至假冒招生院校及工作人员,借助熟人做担保,以虚假承诺做诱饵,编造“交钱就能录取”的谎言,骗取考生钱财。

  几年前,某市公安局曾破获过一起颇为典型的高招诈骗案。当时,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非法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介活动,称“只要高考考生家长愿意出钱,就能帮助考生就读各类大学”,在武汉、南京、合肥等地大肆进行诈骗。这家公司以制作宣传册、开咨询会、登虚假广告等形式大肆宣传,谎称与省教育厅及多家高校有合作关系,成功帮助多名考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只要考生家长愿意出钱,就能实现考生梦想,并根据院校的不同档次收取不同的费用。媒体曝光后,这伙人仍顶风作案,往返于武汉、南京、合肥等地进行非法活动。公安局调查后发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孙维其和总经理孙振东,聘用多个业务员,以中介招生为幌子,从事诈骗活动,共作案16起,共非法收取了26名考生家长的中介费共计62.4万余元,最多的一名家长掏了16万元。最终,这个“地下高招办”被公安机关成功摧毁。

  某市网监部门曾抓获所谓 “中国军事院校信息网”网站涉嫌招生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冯某,当场缴获其作案用电脑、私刻的印章及大量高校招生资料。经审讯,冯某对其私刻的印章并以中国军校联合招生名义通过互联网进行高考招生收取报名费、劳务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非学历教育鱼目混珠

  近日,网上有一帖子称:“高考不达线者,掏9000元,即可顺利入某正规大学就读,无分数限制。”发帖人自称为学校招生老师,学生入学后办理正规学籍,编入“专本套读”班,3年或4年后通过自考获得文凭,并保证毕业证书上将只有“某某大学”的印章,不会出现二级学院的名字。在交谈过程中,该招生老师反复强调,学校地处长三角地区,学校硬件好,学生就业前景好,自考通过率可达70%以上。

  该招生考试院专家称,这是典型的“自学助考”招生,并不属于普通高校招生范畴。每年高校招生录取期间,除了正规途径发放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通知书外,都会有考生收到种类繁多的录取通知书,如成人高校录取通知书、普通高校举办的高教自学考试助考班录取通知书、个别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假录取通知书等。

  考生需重视的是,这种教育和学历不直接挂钩,学历最终是要靠学生自己参加自考获得的,而不是入学就读就能获得。此类学校招生时往往会避重就轻,主要宣传就读环境和就业前景,而故意忽略自考的过程和通过率,吸引考生盲目报名。往往是等到学生入学后方知此校非彼校,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因此,考生需警惕混淆教育形式招生,如果考生收到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录取通知书,或多或少会受到误导。

  “正规统招”才是“捷径”

  高校招生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录取程序和操作规则,家长要谨防非法中介诈骗活动,避免受到不必要损失。该招生考试院也反复提醒,目前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社会上俗称“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和试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它们今年的试点招生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另外,从2008年起,未经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批准,军队院校不得开办学历教育专业(班次)或按学历教育的学制和规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

  高招自实施“阳光招生”以来,一直坚持“六公开”原则,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和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录取期间,有关高等学校的调整计划使用方案及调整数在提交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执行前,须报本校所属主管部门备案。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在拟使用调整计划数的有关高等学校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照考生志愿及分数向有关高等学校顺序投档,不得为吸引高等学校在本地区增投计划而降低投档要求。高等学校不得利用调整计划降低标准指名录取考生,或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费。高等学校必须公示本校调整计划的执行结果,这些都封杀了所谓的“捷径”。

  考生和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识破招生陷阱,即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查询录取手续是否备案、不能用钱买分数、高校招生不会委托任何中介和个人、不存在公布计划以外的所谓“内部指标”。如果这5条当中有一条不符,考生就当质疑其真伪,应进一步通过学校官方网页或招生电话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