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19日,武汉大学启动强基计划二次选拔,补录87名新生进入强基计划。一周后,华中科技大学也启动强基计划二次选拔。同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在内的众多名校都对强基计划进行了校内补录。
非热门专业、没有降分录取优惠、录取后不能转专业、对竞赛生也没有敞开大门……强基计划让不少想以此为跳板进入名校的考生和家长有些纠结。今年,计有百万考生蜂拥报名,结果却并没有填满36所重点高校的6100个招生名额,不少重点高校靠补录才完成招生任务。强基计划报名热刚过,便遭遇冷启动。
记者调查发现,强基计划在推出的半年间如同走了一趟过山车,在冷热间对功利的升学观形成了震荡。面对相关条款和无法以此为跳板进入名校的现实,考生和家长不得不作出理性选择。
有考生主动放弃首批强基计划
“如果要让地球和太阳变近,你会采取什么措施?”10月2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强基计划班首次课堂上,18岁的徐方维回想起强基计划的面试题,依然很兴奋。他的回答借鉴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的做法——给地球装上发动机,借助发动机的推力让两个星球靠近。
徐方维来自河南商城县,他所在的商城高级中学,70人的班级上,10多人报名强基计划,他是唯一走到最后并入围的。高考结束,徐方维考了675分,8月4日面试也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超过华中科技大学在河南669分的强基计划录取线。对于自己能被录取,徐方维相当满意,大部分同学都因为分数不够未能入围。
因为没弄明白强基计划和过去自主招生的差别,报考兰州大学强基计划的丁睿松未能入围,最终上了西南交通大学。高中就读于武汉二中的丁睿松平时成绩接近600分,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能圆上985名校的梦,但刚进入高三便有自主招生取消的消息传来。丁母向记者说:随后教育部公布了强基计划,让一家人又看到了希望,于是让孩子备考强基计划。
丁母盘算,强基计划高考成绩占85%,面试成绩占15%,比照兰州大学过去在湖北省的录取线,儿子正常发挥应该够线了。但兰州大学强基计划湖北录取线公布后,她傻眼了,都到640分以上了,她这才明白强基计划并非过去的自主招生。“对我的孩子升学而言,报强基计划并没有价值。”
与丁睿松的遗憾不同,武汉十一中高三(1)班的李思童主动放弃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预录,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读。
今年5月中旬,李思童和班上几位同学都报名了强基计划,她选择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物理学专业。高考成绩公布,李思童考了684分,超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位次值。她和家人商量后,放弃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面试机会,填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被顺利录取。
强基计划先热后冷的症结
强基计划补录并非只出现在华科。9月18日、19日,武汉大学启动强基计划二次选拔,补录87名新生进入强基计划,此举意味着该校首轮计划未招满,二次补录87人,占150名招生计划的58%。
记者梳理发现,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在内的多所名校强基计划都进行了校内补录,分别补录40人、124人、71人、67人、56人,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补录比例都占到招生计划的50%上下。 显然,强基计划在一些重点高校遭遇了冷启动。但5个月前,面对全国36所重点高校推出的约6100个录取名额,全国报名人数突破130万,占今年高考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强,相当热门。
为什么先热后冷?记者走访武大、华科,相关负责人均婉拒了记者采访。一位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事比较敏感,教育部未公开回应,作为执行强基计划的高校不好作答。
“今年武大、华科强基计划的入围线远高于录取线,高于录取线的话,考生的选择就很多,没有必要选择强基计划了。”武钢三中校办主任刘江华表示,武大、华科在湖北的强基计划入围线比普通线高出10多分,自然而然导致录不满。“高考分数比武大华科的录取线高这么多,考生可以轻松选择其他专业。考生都为升学和就业,自然就会舍弃强基计划。”
刘江华推测,假若明年不调整强基计划的招生规则,报考的人可能会大大减少。强基计划要招到顶尖的学生,不管从哪个层面看都缺乏吸引力,很多人报考只将其作为备胎。刘江华建议,明年强基计划应该增加一点限制性条件,不能让考生无所顾忌地报名,导致一边报名火爆,一边又陷入招不到学生的窘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展规划处处长徐绍红也关注到“强基计划”招生的复杂变局。他认为主要原因源于家长和考生对基础学科认知的偏差,简单地把基础学科专业归为“冷门专业”。基于这种认知,基础学科招生“遇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即便对名校也是如此。
“要遵循基础科学的发展规律,优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让他们不担心没有出路,没有用武之地。”徐绍红表示,解决这个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他建议国家实施更多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显示度的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学工程,以此拉动对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的需求。应加大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形成基础科学领域人才储备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要优化学术评价机制,切实破除“五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有别于应用学科的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制度,鼓励基础科学领域人才“板凳甘坐十年冷”,真正让考生和家长体会到学习基础科学有前途、从事基础科学创新光荣。
强基计划重在“择志”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随后,36所985重点高校相继推出强基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
教育部发文中明确:强基计划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志勇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强基计划改革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作用,培养未来领军人才,定位本就与自主招生不同。相比以往的“择分”,强基计划的“择志”色彩更加鲜明。
“既有荣誉感也有使命感。”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就读的郝文琴来自湖北省潜江中学,她说自己选择医学是高一就种下了种子。当时,作为潜江老乡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刘珏来校讲授了自己的从医经历,给了她很深的印象,自己的生物成绩也不错,当时她就下决心读基础医学。
今年5月,郝文琴报考了北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最终以678分的高考成绩实现了梦想。郝文琴告诉记者,有强基计划这么好的平台,一定会有好的科研前景,争取能为国作出贡献。
北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班辅导员杨恩策介绍,北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不惟分数论,看重志向,单独编班,选择强基计划就是选择当民族复兴的基石,发展没有上限。
教育生态将发生深刻变革
“一些高分考生在成绩发布后最终放弃强基计划转而选择了其他热门专业。这种略带冲突意味的情节,恰也从侧面反映出强基计划的改革气质和效应。”张志勇认为,作为国家统筹推进高考改革攻坚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基计划的实施已远超招生改革范畴,我们对其首年实施情况的关注和分析,也自然不应仅仅局限在招生这一环节,有必要从更为全面、系统的角度进行审视和思考。其中,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强基计划的实施,将带动整个教育生态发生深刻变革。
10月9日,另一位知名学者、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基础学科专业吸引力不足,对家长而言是可以理解的,不如就业好、待遇高的专业有吸引力,要了解家长心理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改革。基础学科成才需要的时间更长,就业面的选择又窄一点,这是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特点,而不是仅给学校招生计划、给几个帽子就可以解决招生的。
别敦荣表示,目前的强基计划,方向是对的,但方式方法值得探讨。现在依然采取政府调控的方式进行,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更多,如各种实验班、拔尖班、国家交流计划等,招生的市场影响程度很高,强基计划作为一种计划调控手段,在博弈中处于弱势。明年会如何,有待观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强基计划要达到目的,手段必须正当,要改变选拔方法。
张志勇也表示,深入推进强基计划,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加强高校与中学教育的衔接沟通,通过开设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国家发展和自身成长,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