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自主招生;你好!“强基计划”

2020-01-15 15:37:59 郑州日报

  年起,传统自主招生高校(77所面向全国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和13所针对省内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将取消旧版本的自主招生,取而代之的是“强基计划”,即强化基础学科计划,实施高校减少至36所“双一流A类”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进行。 

  实施了17年的高校“自主招生”不再使用

  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在学业成绩、科技创新、学术论文、升学深造等方面总体表现突出。

  不过,近年来,自主招生开始面临新挑战和新问题,譬如,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

  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2019年,全国自主招生“大变脸”:报名条件提高,且大部分高校将降分幅度控制在20分以内。公开数据显示,当年,在77所面向全国自主招生的高校中,除清北之外,其他75所学校共计缩减自主招生计划6000余人,全国自主招生初审通过者总计不足4万人,与2018年的15万相比降幅高达73.3%。

  2019年9月开学伊始,对新一轮自主招生政策的揣测,网络上各种声音频出。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官宣:自2020年起,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将试点实施“强基计划”,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强化基础学科今年36所“双一流A类”院校试点

  根据《意见》,“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在高考“放榜”后进行

  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

  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3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之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6月26日之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7月4日之前,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之前,高校合成考生的综合成绩,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高校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笔试、面试须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意见》提出,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须在各省(区、市) 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

  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人才培养方面,“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建立激励机制,畅通成长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强化质量保障。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