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生考试2月15日开考

2016-02-16 10:49:27 中国经济网
  2月15日的北京一扫之前的寒潮,艳阳高照,天空澄澈,校园又热闹沸腾起来,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生考试正式开考,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满怀喜悦的心情前来参加考试。
 
  七点左右,考生和家长陆续来到学校,在学生志愿者的指引下来到1号楼、2号楼、48号楼等考场候考。七点半,考生们按照考号依次入场,秩序井然。考务人员认真核验了准考证、二代身份证并在准考证上加贴防伪贴之后,考生分组进入考场所在楼层。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网上报名共27299人次,其中北京考点21595人次,杭州考点2516人次,成都考点1748人次,长沙考点1440人次,报考最火热的专业仍是表演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表演专业报名4297人,计划招收26人,考录比165:1;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专业报名2363人,计划招收30人,考录比79: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名7394人,计划招收100人,考录比74:1。
 
  和往年相比,今年艺考在招生专业、考试内容以及录取原则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招生专业方面,部分专业合并招考方向招生,如原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戏剧影视文学(动画编剧)二个招考方向统一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等。部分专业重新明晰招生方向,如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新增了广告设计方向,突出该专业在广告策划与设计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考试方面,部分专业考试内容调整。按照专业排名录取专业增加对综合素质的考核,如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
 
  录取原则方面,原按照专业考试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录取时将综合考查考生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按照二者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如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表演等专业。原按高考成绩录取专业录取原则不变,按照文化折算比值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如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
 
  上午9点,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赵晖、副校长胡正荣在纪委副书记刘春梅、招生办公室主任侯隽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北京考点,对各个专业的考务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胡副校长强调,各学部(直属学院)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专业考试和评分工作,加强招生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同时要在寒冷的天气里为考生和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考试平安顺利。
 
  学校对招考工作高度重视,在考前分别召开了全校艺术类招生动员大会、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各学院动员会、学生志愿者培训会,对招生考试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细致安排。考生可依据自己的约考时间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考试,不用在寒冷的天气中排队等待;同时考生可通过招生系统查询本人相关考试的考场和座位序号,这极大地方便了考生和家长,突出体现了学校招生考试的信息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准。
 
  中国传媒大学也开通了考前手机短信通知服务,及时有效地为考生进行温馨提示和考试安排信息推送。学校去年年底新开通的官方微信和微博也在艺考期间推出了众多服务考生的暖心贴。在校园布置方面,针对考生和家长多、机动车多,且不熟悉校园的实际情况,学校利用校园网络、主楼大屏幕、展示板等方式及时公布考试时间、考场等相关信息,方便考生和家长随时查阅。
 
  在北京考点,考生与家长除了可以在学校设立的休息室休息外,还可以在博物馆进行参观与休息;学校还为考生和家长就餐提供便利,在一食堂门口和新国际交流中心门口设有流动餐车。从开考第一天情况看,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来中传学习播音主持是我从小的梦想,今天面对这么多一起考试的同学,我也很紧张,但是也很幸福,因为离梦想又更近了一步”,在2号楼考场门前,一位来自新疆的考生激动地说。“虽然表演的考录比非常高,但我会展示出最好的状态”,在48号楼考场前,一位来自山东的考生自信的对记者说。“学校的服务意识很好,食堂提供免费的水,中午在一食堂和新国际交流中心门口提供快餐,学生志愿者们非常热情!”一旁前来陪考的家长补充道。
 
  外地考点的工作也顺利开展,各考点均秉承“人性化服务”和“以考生为本”的理念,为考生及家长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持续两天的降温和雨雪天气在开考的第一天开始转晴,为长沙考点的艺考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杭州考点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昨天成都的天气阴冷有雨,这给考场的布置增加了不少难题,为了保证今天的考试顺利进行,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冒着严寒仔细检查核实每一项工作,确保不留下任何的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