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省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5亿元

2018-11-28 09:21:48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2018年我省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5亿元 贷款量和资助学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截至11月15日,我省向省内高校和考往省外高校的河南籍学生发放2018年度国家助学贷款35.33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2.82万人。我省自2004年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探索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以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85.18亿元,资助学生297.58万人次,2018年和累计贷款发放量、资助困难学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我省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和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措施。贷款回收情况良好,至2018年10月底,到期贷款本金38.88亿元,本金违约率仅为1.22%,远低于我省确定的14%的风险补偿金比例。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实现良性运行。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2004年,在河南及全国部分省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流标、工作再次陷入困境情况下,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教育部确定在河南进行政策性银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试点,省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曾三次下发专门文件,不断完善河南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教育、财政、人民银行、银监局、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强化政府主导,推进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业务试点期间,我省在总结前期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银校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模式,并在全国推广。该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教育部等各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要媒体称之为“河南模式”。为解决考往省外高校河南籍学生的贷款难问题,在继续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基础上,2012年、2015年,省政府先后两次下发专门文件,全面实施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并行、“双轮驱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省内高校学生和考往省外高校河南籍学生的全覆盖和“应贷尽贷”。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落实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贷款学生救助制度,形成了完善的贷款管理工作机制。

三是推进工作体系建设。近几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成立资助工作专门机构的要求,通过实施市县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助学贷款工作考核、资金奖补、工作通报等措施,强力推动市县和高校学生资助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建设,打造完善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和155个县(市、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分别占市县总数的100%和98.7%,远高于全国平均约50%的比例,其他规模较小的市辖区也明确了相关机构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系工作组”三级工作体系;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或指定相关部门、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全省已形成覆盖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资助工作体系。

四是突出脱贫攻坚重点。国家助学贷款是教育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资助力度大、效益高等特点,在保障大学生顺利入学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年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特困群体的全覆盖。三年来,累计资助高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1.42万人次,发放贷款7.69亿元,有力助推了教育脱贫攻坚。

五是强化贷款管理。我省以“应贷尽贷”和风险防范为核心,强化贷款管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了“三封信”“两节课”“两张卡”和随录取通知书发放资助政策简介制度,形成了资助宣传长效工作机制,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平台,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基本实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应知尽知”。不断强化信用教育。连续12年开展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全面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金融基础知识和征信知识等,累计组织比赛12803场,参赛师生39万人次,现场观赛764万人次,网上直播点击量389万人次。由于成效显著,该活动作为构建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措施,被教育部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广泛运用现代技术强化管理。全面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档案电子化,极大提高了贷款受理工作效率;省级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QQ群和微信工作群,及时沟通工作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各市县按照要求建立了地方学生资助微信服务平台125个,进一步拓宽了政策宣传和贷款管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