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结束后 还要警惕这些骗局

2019-08-19 09:55:51 来源:河南省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就要开学了,各位学生将迎来最热闹的时段,也是大一新生被骗被盗的高发期。小编盘点了常见的骗术,新生和家长们要随时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代管行李,支开新生

小明同学刚上大学时,母亲送他来学校,在学校门口,三个戴着“新生接待人员”胸牌的男孩问他是不是来报到的,并问他是哪个院系,毫不设防的小李和母亲如实相告。其中一个男孩说,宿舍楼和院系的新生登记处离得比较远,拿着行李去不方便,就让另外两人在校门口看管皮箱,他则带小李他们去登记。小李和母亲高兴地跟着男孩去院系门口登记,还一会儿,男孩说想上厕所,可小李和母亲等了很久,都没见男孩回来,小李进厕所一看,人早没了。小李和母亲回到学校门口,行李已不见踪影。

提醒

新生人生地不熟,骗子就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转交学费,一去不回

小王一个人来报到。在火车站外,他找到了学校的迎新接待点,乘上学校迎新专车。刚上车,一名学生模样的男子主动搭讪,自称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到校后,该男子热情地陪他办理各种手续。交费时,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该男子说,自己和收费老师认识,可以加塞,让小王在门外看管行李,由他代为交费。小王就把5000元学费交给他,结果该男子一去再也没露面。

提醒

骗子以学生或家长身份混上校车后,再假冒学校迎新人员的身份与学生、家长搭讪,取得信任,以代交学费、前往银行取钱为由乘机诈骗。新生在报到时,不可将钱物交给陌生人,报名交费务必亲自办理。

冒充室友,盗取财物

小马一个人来学校报到,进宿舍后不久,有个女孩进来,说自己也是住这个寝室的学生。过了一会儿,小马想出去买点东西,邀她同往,她说还要等着父母,于是小马独自走了。等小马回来后,“室友”已不知去向,小马的包被翻开,包内的现金也不见了。

提醒

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的财物。对陌生人,应想办法确认其身份,离开宿舍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者锁上存放起来。

招聘兼职,骗取押金

新生小杨在校园内看见兼职广告上说,可免费提供兼职服务平台,小杨便去应聘。对方口头上答应为他找个轻松又能赚钱的兼职,提出要他交纳几百元押金,合同解除后那些押金会退还。小杨交了50元报名费及200元保证金,对方让他等候通知。半个月过去了,小杨再去打听,已人去楼空。

提醒

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寝室推销报纸等

开学的时候最容易骗到新生的就是所谓的学长学姐(师哥师姐),其实大学就是一个小的社会,里面什么人都有,所以天真可爱的你们还是要有点警惕性,不要说是你学长/学姐你就跟别人走了。开学的时候很多假冒学长学姐的人,先上来给你套近乎,帮你拿行李,接着就向你们推销东西,让你们买东西。

到宿舍后,会有很多“学长学姐”来寝室推销英语报纸、各种杂志,基本你交钱了,说每月一期,很多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说实话,这东西基本没有人看,如果你的确真想学,可以寝室几个人合起来订一份就够了。

提醒

上门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上当者往往以外地初来乍到者居多。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购买。办卡到学校正规的营业厅办理,开学营业厅也会在学校摆帐篷设点销售。

诈骗电话骗取财产

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提醒

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山寨“新生群”

据了解,打着高校“新生群”名义,进行收费、骗取新生钱财的QQ群不在少数。北京某大学的“准大学生”王立(化名)称,他所在的“北京某大学新生”QQ群,近日被改成了收费群,对入群新生收费6.6元。管理员自称收费“是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群”。此前,群主还曾承认,把该群卖给了一个卖卡的,“算打广告,我卖的广告位”,但这些钱款的去处,群主并未交待。

除了山寨版“大学新生群”的最新骗术,还有冒充新生接待员,拎走行李一去不回;帮忙代缴学费,拿走钱后不知去向等常见骗局。

提醒

一旦出现强制收费,学生和家长都务必要从学校公布的官方途径了解,多方确认。切勿轻信他人、随意点击不明网络连接。这种最新骗术不是危言耸听,就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身上!

分期付款,校园贷款利滚利

骗子利用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等所谓优惠政策为诱饵骗取大学生信任,获得个人信息后代替大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取到贷款后消失,或者以高昂的利息向大学生放贷,无法还款的学生最后深陷泥潭。

提醒

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最恰当,对自己最有利的消费方式。

防骗锦囊,要牢记!

如何甄别诈骗伎俩,平安开始新生活?下面是根据警方资料和媒体报道总结的实用防骗妙招。希望新生们擦亮双眼,不要上当!

“四不”: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转账、不汇款;

不要将自己的个人隐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

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

不要单独与陌生人外出。

“四要”:

要经常与父母联系,把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家长;要与家长约定好汇款条件、方式,让家长不要草率寄钱;平时要多看、多听、多学习防诈骗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识别银行卡诈骗、网上诈骗、电话诈骗;在外要始终保持通讯畅通,牢记紧急求助电话。